探索生活百科

为什么商和周初期间有很多战争?

探索生活百科

商和周初,华夏族扩张与各地少数民族争端加剧。

商发迹于东北渤海湾和易水流域一带,后南迁至济水与黄河间,即今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据史籍记载,从始祖契至汤,商人一共迁移八次。汤在位后,商的实力开始壮大,先后翦除其周边韦、顾和昆吾等夏的羽翼,最后再一举消失夏朝,占据中原,夏的末代君主桀则逃亡到南方的南巢。商汤以后,商的都城又多次迁徙,直到盘庚时从奄(今山东曲阜)迁至殷(今河南安阳)。自此至商朝灭亡的270多年间,商的都城一直在殷,但从帝乙开始都别居于沫(即朝歌,今河南淇县)。武丁在位时是商朝国力极盛期,较夏代有大扩展,他北击鬼方、姜方,南讨荆蛮,将势力东至山东半岛;西到甘肃东部;南在今长江流域,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代都有当时的遗址和文物。但到武乙在位时,东夷开始崛起并活动于淮河流域,有向中原扩张的企图。帝乙和其子帝辛两代多次伐东夷。

周起源于今陕西西部甘肃东部一带,到商朝的帝辛在位时,周的首领西伯昌再将都城迁往沣水西部的丰(今陕西西安)。其武王在位时,周取代殷,对灭商功臣和商的遗臣进行分封。周朝经过成康之治后国土大幅向外扩张,向北已征服肃慎(今辽宁省的朝阳县一带),南到汉水中游,东到大海,西至渭河上游,广封诸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