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掌门穴

探索生活百科

文章目录

1。张门穴概况
2。掌门穴选穴方法
3。掌门穴解剖位置
4。掌门穴疗法
5。掌门穴兼容
6。掌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7。文献摘要

掌门点概况

1.定义

掌门是经络穴位的名称,属于足厥阴肝经。掌门为脾的募穴;八会穴的藏会穴;及足厥穴。肝阴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点。

2。别名

长平穴、西髎穴、鸡界穴、脾穴、鱼髎穴、御间穴、后掌门穴、吉里穴

3。来源

《脉经》

4。主治疾病

掌门穴的功效可治疗腹胀腹痛、肠鸣、腹泻、呕吐、神疲肢体乏力、胸胁疼痛、黄疸、肿块、小儿疳积、腰椎疼痛等。

掌门穴主要治疗脾、胃、肝、肾的疾病,如口干、噎塞、呕吐、消化不良、腹胀、积块、肠鸣泄泻、久泻、便秘等。减肥。 、疝气、尿血、白浊、腰痛、中风、胸胁胀痛、惊风、咳嗽、气喘、四肢懒惰、黄疸、脾痈等。

现代掌门穴常用于治疗肝脾肿大、肝炎、肠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高血压、膈肌痉挛、胸膜炎、结核、支气管哮喘、腹膜炎、肠疝、膀胱炎、肾炎等。

掌门穴主要用于治疗胸胁胀痛、腹胀肠鸣、呕吐、腹泻、肿块、腰背酸痛以及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

此穴为脏会穴,主五脏六腑之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腹泻、肝炎黄疸、肝脾肿大、小儿营养不良等。

其他疾病:高血压、胸胁痛、腹膜炎、烦躁、气短、胸闷、四肢乏力、腰脊酸痛。

5。穴位分析

掌门是经络穴位的名称。出《脉经》。又名长平、斜寮、鸡西。属足厥阴肝经。掌门为脾的募穴;八会穴的藏会穴;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点。张与“障”字同音,门就是门。此穴在吉祥下方,如一扇门,堵住五脏六腑,故名。

如何选择掌门穴

掌门穴简单位置:在腹部一侧,第十一肋游离端下缘处。侧躺并举起双臂来接住它。

仰卧位或侧卧位时,腋中线上,当腋下闭合,肘部弯曲时,肘尖终止处。

掌门穴

的解剖位置包含腹内肌、腹外斜肌和腹横肌;肋间动脉的终末分支;第十和第十一肋间神经;右侧是肝脏的下缘,左侧是脾脏的下缘。

掌门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横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肤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分布。所有上述肌肉均受第五至第十二对胸神经前支以及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的支配。穴位下腹腔内对应的器官是升结肠、小肠(右)、降结肠(左)。

水平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其正下方有第十肋间神经,第十肋间动脉的终支从中穿过。

掌门穴疗法

针灸

治疗方法:若寒,先泻后补,或点刺放血或艾灸。若热,可用水针或泻针泄气。

针灸法

一般斜0.5至0.8寸。此穴右侧在肝右叶前方,左侧在脾下方。请勿向内或向上插入较深的针。

直刺或斜刺0.5至1英寸,不要深。

斜刺0.5~0.8寸,胁腹酸胀,可传导至后腹壁。因此穴深部为肝、脾所在,肝脾肿大患者不宜穿刺过深,以免伤及肝、脾。

艾灸方法

艾条灸5至9分钟,艾条灸10至20分钟。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