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走进东山瑶乡,近距离观看东山猪,品尝十大碗之东山腊肉的美味

探索生活百科

央视科教频道来广西全州拍摄十大碗之前,刘昭言主编曾提前来全州考察拍摄点。小编有幸陪同前往。

文章插图

东山腊肉是全州十大碗之一,也是刘主编考察的选择点。
有人认为,东山猪至今只有600年的历史,因为在瑶族一些历史文献中提到过。其实,相对于东山瑶民来说,东山猪算得上是原始"居民",它们是这里土生土长。而瑶族民来这里定居的时间不算长,据一些瑶民的族谱记载,大约在宋元时期,他们才迁至这里居住的。假若它是随瑶民而来的外来物种,别的地方也可能有这一养殖猪种,但其它地方找不到,若这一猪种是变异来的,这种可能性虽然存在,但几率很低。小编分析,东山猪有可能与洮阳鸡、禾花鱼、桂北黄牛一样,有着古老的生存历史,也很可能是原百越民族养殖的动物。后来其他民族、瑶民相继迁徙到这里后,继续养殖原来古老民族在这里养殖的本地动物。

文章插图
东山猪虽然是全州特有的养殖动物,其实,小编的记忆里,过去全州平原地区民众养殖的是土猪,也不养殖东山猪。有人从东山引种而来养殖东山猪时,小编第一次看到感到非常稀罕。
东山猪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为都庞岭东山地域所独有。70年代,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鉴定为全国良种猪之一,并载入《中国良种猪》一书中介绍推广。1996年后,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每年拨款3-5万元用于东山猪的保种工作。2003年,东山猪被录入《中国家畜家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2004年在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制订了《广西东山猪地方标准》草案,2005年通过自治区技术监督局审核批准,为东山猪选种选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文章插图
大友头村古民居
陪刘主编去东山那天是2020年11月25日,我们在东山瑶乡伍建军同志的陪伴下,到上塘村大友头自然村找到了有东山腊肉与养殖东山猪的朋友。这位朋友叫蒋新平。当时,熏腊肉的人不多,因为伍建军先生与蒋新平有交往,所以我们顺利地找到了他。大友头有蒋、盘两姓,瑶族。蒋姓是清乾隆年间从湖南极森底迁来,因村旁有山形似鹞子头,原名大鹞头,后来别音成大友头。

文章插图

大友头是一个有六七百人的村庄。古巷道能显示当年的繁华。

文章插图

这样铭刻的楹联还真不多见。

文章插图

这样的泰山石图案还是第一次见!

文章插图

饱经沧桑的银杏古树
我们到蒋新平先生家观看他家的东山猪。

文章插图

蒋新平先生说,这头东山猪有280公斤重,约值一万三千元,他买来的,还会养殖一段时间。这猪还会继续长,它主要吃玉米、红薯。他煮东山腊肉招待刘主编。

文章插图
蒋新平先生烘的东山猪腊肉

文章插图
煮腊肉前,先要烧水洗

文章插图
煮腊肉用柴禾味道好

文章插图
这样煮腊肉平地难见了!

文章插图
走进东山瑶乡,近距离观看东山猪,品尝十大碗之东山腊肉的美味】煮好了,可以开餐了!

文章插图

蒋新平先生热情好客,虽然无心灌醉刘主编,但老实厚道的刘主编感到盛情难却,就喝醉了!

文章插图
正宗的东山腊肉味道确实还是挺好吃的

文章插图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