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塑造孩子性格的五个关键时期

探索生活百科

塑造孩子性格的五个关键时期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这是身心发展的规律。有5个关键时期,家长和学校特别要关心、抓好。

第一个关键期:0—1岁,信任与不信任。

它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婴儿的啼哭声是对成人“赶快帮助我”的表达,当妈妈弯下身子,把乳头塞进婴儿的嘴里,小家伙便停止了啼哭,甘甜地吸吮起来,同时,满脸“深信不疑”地闭上了眼睛。

第二个关键期:2—3岁,自主与羞耻。

这一时期父母应鼓励宝宝自主决定、独立完成某些事情,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等。不要说:“你还小,你不行。”如果父母包办代替,会剥夺宝宝建立自信和能力的机会。对羞耻感的回避会给人带来深深的不安和无能感,阻碍人格的正常发展。

第三个关键期:4—5岁,主动性与内疚感。

这一阶段的宝宝通常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行动,如用很多时间去从事各种“搭积木”的建筑游戏,而在其他宝宝面前夸耀自己的作品;喜欢向其他孩子发出邀请:“到我家来玩吧!”主动性的儿童认为自己可以主动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即使出错了也不怪别人。而内疚感的儿童则往往对自己过于苛刻,往往感到自己是不好的。这种宝宝总是不愿离开父母亲或其他成人,好象他们身上有一种很深的“粘性”。

第四个关键期:6—7岁,勤奋与自卑感。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能不断得到表扬和鼓励,他们便开始对自己的能力滋生出越来越坚定的信心。反之,如果他们常常遭到父母的批评和嘲笑,“这个也做不好,那也不会”,日复一日,“你真笨”便会很自然地铸造一个自卑的儿童。最残忍的莫过于家长对自家孩子的贬低和嘲笑。

第五个关键期:12—13岁(初中),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几乎都有程度或轻或重的逆反心理。对家长教育方式的不满日益加剧,“狗咬吕洞宾”的逆反使孩子遇事总想与父母对着干。这个阶段如果教育不当,将导致孩子终身都缺乏自信和独立能力。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应多换位思考,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多一些商量,少一些命令;在与孩子的交谈中多一些快乐的话题,少一些烦恼的话题;在与孩子相处时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在与孩子外出时多一些自由空间,少一些紧紧相随;在与孩子购物时多一些满足,少一些吝啬;在与孩子在家劳动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在与孩子吃饭时多一些可口的菜肴,少一些难吃的剩菜剩饭;在与孩子睡觉时多一些温暖的话语,少一些冰冷的指责。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