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明英宗废除活人土葬的真正原因

探索生活百科
在古代封建社会,人们仍然相信死后有灵魂,但他们只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而坟墓是死后的居所,所以死后的坟墓不能太简陋。早在商代,贵族死后就会和奴隶一起陪葬,这也是贵族地位的象征。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仍然沿用丧葬制度,特别是在秦朝。统治天下的秦始皇,甚至还为自己修建了陵墓,甚至成为了世界奇迹。

  然而,在汉唐文明中,并没有埋葬活人的传统。相反,有一个埋葬系统。皇帝作为天下之主,死后也需要享受百姓的奉承,而他处于最中心的位置,那就是和皇帝在一起。陵墓是中心,周围的陵墓都是背景。皇帝的亲戚和高官死后都陪葬在他的身边。

  但宋朝以后,中原地区不仅有汉人,还有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有类似的埋葬活人的传统。这一传统又被传承下来,并在明代得到统一。末世之后,宫中的将军安葬仍在继续。

  后宫女子众多,但并非个个都受宠,没有子嗣。皇帝死后,地位低下的妃子不能改嫁为前皇帝的女子。不过,新皇帝登基后,后宫就会增添新的人。所以,这些卑微的前皇后妃们被送去下葬,在先帝灵柩前痛哭,不是因为她们的丈夫死了,而是因为她们自己也快要死了。可惜他们入宫后并没有享受到美好的生活。他们还必须埋葬死者。

  皇帝死后,没有子嗣的妃嫔会被太监赶进一个小房间,里面只有一排小凳子,凳子的横梁上挂着许多白丝。在这里她们会一起死,妃子们会用这些白绫自杀,都给皇帝陪葬。据《明朝小史》记载,朱元璋死后,陪葬的妃子有40余人。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年轻貌美,但皇帝的命令是不能违背的,没有人会救他们。明朝开国皇帝朱棣陪葬的人数也有30多人,而仁宗和宣宗分别有7人和10人。

  无论有多少人,都绝对不愿意死。他们大声哭泣,希望有人来救他们,但终究逃脱不了被埋葬的结局。虽然他们是用白丝勒死自己的,但也有不少是被勒死的。有一个女子,名叫郭哀,进宫还不到三十天。她连皇宫都不熟悉,或许玄宗也没见过她几次面,就被逼自杀了。她去世时留下了一首十分悲伤的诗,表达了自己不能侍奉父母的遗憾和愧疚。

  其实,除了上吊之外,还有一种自杀方式,比如绝食。然而,这些为皇帝下葬的妃子却无法在正史中留下她们的事迹。相反,韩国史料中记载了有关成祖埋葬的事情。当时,有三十多名妇女被关在狭小的房间里。他们预见到了自己的结局,只能拥抱痛苦来驱散对死亡的恐惧。其中有韩、崔两位妃子。他们来自朝鲜。临终前,韩女士想起了家乡的亲人。

  她哭着哀求仁宗,希望能回国侍奉母亲,但仁宗不理睬她的请求,她的希望落空了。临死前,她大喊:“妈妈,我去!”然后就死了。将头颅放入白绸之中后,太监立即搬动凳子,三十多个女子就上吊自杀了。然而,他们的死并没有白费。朝廷会对他们或他们的家人给予补偿,比如追封他们,或者允许他们的家人继承世袭的官职。

  说到英宗,他本人并不是一个贤王,甚至被后人称为“愚王”。他治国时,志气大,才干少,在土堡里损失了数十万大军。但对于这样一个人,他在临终前却下令不得下葬作为祭品,因为这件事太过残酷。但事实上,他这么做是为了他的皇后,他不愿意让他的妻子和他一起死去。

  钱皇后对英宗夫妇深爱不已。正统七年,她被立为王后。仅仅七年后,英宗在内战事变中被奥拉俘虏。钱皇后为了救皇帝,想尽办法缩小皇帝。她节衣缩食,希望能用重金赎回皇帝。此外,她还整天为丈夫祈祷。她的一条腿因长期跪着而残废,甚至一只眼睛也被哭瞎了。

  代宗继位后,她被尊为太后。然而,英宗归来后,夫妻俩被囚禁在南宫。他们过着互相依赖的生活。直到景泰八年,英宗才恢复皇帝的职务,她仍然是皇后。但钱始终没有生下儿子。身为皇后,没有王子,实在是说不过去。但英宗始终保护着她,钱氏仍能保住皇后之位。

  三十七岁的英宗觉得自己命不久矣,不忍心让皇后入葬,于是再次确认了钱氏,还赦免了其他女子的生命,废除了丧葬仪式系统中,一个人睡在地下。这个决定着实让大臣们感动不已。宪宗即位后,仍坚持废除丧葬制度。从此,这个制度不被皇帝所考虑,拯救了无数女性的生命。事实上,无论放在哪个朝代,允许活人下葬的做法都是不受欢迎的。

  昏君明英宗,虽然饱受责骂、诟病,但他却做了一件好事,拯救了后宫不少女人。他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他确实是一个好人。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