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人大多|你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吗?

探索生活百科

我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在乎他习惯培养和品质形成。

文章插图
孩子上学的义务是学习孩子为什么要上学?上学就是为了学习知识。学习是他的义务,必须努力把学习搞好。我的两个孩子我都非常重视他们的学习。当然,还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习和培养习惯同时抓。在学习中发现不好的习惯随时改正。如:有时孩子边写作业边吃东西。先让孩子吃饱,然后再写作业。写作业时不能做这些小动作。孩子知道了写作业时应该做。
我是老师,我的孩子应该学习好我是老师,老师的义务是把孩子们教好。孩子们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才光荣、自豪。怎么样要求学生怎么样要求自己的孩子,甚至要求他做得更好。所以我的两个孩子小学毕业时,在德州市都考前十名。孩子学习成绩好对自己教的学生很有说服力。否则学生要说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教好还来管我们!

文章插图
成绩没有习惯和品质重要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父母注意给孩子做榜样,父母的为人处世是孩子永远的榜样。孩子长大了按照父母的样子去工作和学习。所以在孩子两岁以后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各种各样的好习惯。如:读书、管理自己的时间、自控能力等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必须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否则想把学习成绩搞好是不可能的。
父母充分利用上幼儿园的最佳培养期孩子两三岁开始,自己就有了自尊心里。父母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多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不要对孩子的成绩漠不关心。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再帮助孩子树立目标,达到一个小目标,再达到一个大目标。这样孩子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老师,培养好别人的孩子,更应该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是公平的。父母把精力都用在工作中,这是对孩子的不公平!

文章插图
故事分析:本人是教师,曾教自己孩子初三的语文和历史,不但在乎自己孩子的成绩,而且在乎每一个孩子的成绩。也许有人会说,孩子们的成绩本来就有好中差之分,在乎有什么用。成绩有好中差之分的道理老师自然知道,但有的人如果努力,可以不是最差而是中等,或者有的人努力本来不是中等而是优生,就必须在乎。一句话,应该人尽其才,而不是听任孩子不努力,玩游戏,学习成绩好差随便。
虽然人人都努力,成绩也会有好中差之分,这是自然的事,但这然就做到了人尽其才了。真正不会读书的人大多还蕴含有其他才能,不同于自己故意不努力而成绩差的人,因为这种人的才能就在读书上,大概率身上已无其他才能了(人与人虽然智力上有差别,但对于正常的人来说,总智慧的和值是不相上下的,但每一个子项上智慧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在读书上分布的智慧较多,大概率在其他方面分布的智慧不多;反之亦然。
换言之,上帝让你读书成才,你逆上帝旨意,不读书,只选唱歌、跳舞、打球……之一或多种,这不是明智选择!相反,有人在唱歌、跳舞、打球……天赋,但却偏偏选择放弃特长,死学文化,也是不明智的!本人曾教一名女生,被人称为“飞毛腿”,小学六年级就刷新了多项全镇体育竞赛记录,在县竞赛中获第一,但家庭不准孩子搞体育,只准学文化!
结果什么都没考上,高高兴兴的!本来只有坚持体训,百分之百特招进省重点高中,而且,这名女生文化成绩也还可以,能考上一般高中!但不加体育成绩,考不上重点大学!可家中反对学体育!强烈坚持只考文化,能上就上,不上拉倒!)。我想,作为家长,应该在乎孩子的成绩,更应关心孩子学什么合适。因势利导,尽人愿,顺天意。而不是相反!

文章插图
结束语:说不在乎是假的,但好像还真没用心去过问过。孩子现在高三了,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就高考了。前前后后读了十多年书,好像还真没有用心关心过他的成绩。小学时是单位办的学校,学校老师基本都认识。他老师见我们总是说:“你两口子就这么不着急知道考试成绩?”其实吧,孩子考完了,肯定是想知道孩子到底考了多少,学得怎么样。有的父母是第一时间就打电话问老师,出来一门问一门。
然后谁考多少分,比他家高的或与他家差不多的都知道了,然后谁考得好,这家长也会往外传,因为基本上都是同事,所以很快就都知道了。巧的是我们家基本每次都考得不错,所以早早就有人告之了。再说了就是当时不知道,孩子到学校后不就知道了吗,何必急在一时呢。这也就是我们不上心的原因吧!初中时,好像说不让排名了,孩子还是会知道自己的情况的,回来会与我们讲的,每学期也会评各种奖项,所以也会知道的。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