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孔子怎样教育学生和孩子 孔子的故事50字

探索生活百科


孔子教育学生的故事有哪些?孔子和子夏的故事
孔子是最知名的老师,天下的许多英才都千里迢迢地拜他为师 。有一天,孔子收了一个新的学生,叫子夏 。子夏看到孔子后,非常吃惊,因为孔子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论相貌,并不英俊潇洒;论身材,也不壮硕;论谈吐或聪明,也只是普通而已 。
子夏就想:“我的老师是天下最有名的良师,可是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呀!会不会是传言太过头呢?”子夏又反观自己的同学,个个几乎都是人中的龙凤,有许多人身材相貌比老师英武得多,还有一些谈吐和聪明也不输给老师 。
子夏想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人既已比老师优秀,又何必从各个国家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地来追随老师呢?”
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去找老师,问个明白 。他跪在老师的身边,急切地提出问题 。
子夏问孔子:“老师呀!您觉得颜回的为人怎么样?”
孔子知道子夏的心思,就说:“颜回的仁义比我好 。”
子夏:“那么,你觉得子贡为人怎么样?”
孔子说:“子贡的口才比我好多了!”
子夏:“那么,子路的为人又如何呢?”
孔子说:子路的勇敢远远的胜过我呀!”
子夏:那么,子张的为人又如何呢?”
孔子说:子张的为人庄重是我万万不及的呀!
子夏本来是跪着的,这时吃惊的跳起来,说:“老师!这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 。这些学生都比您好,为什么他们要拜在你的门下学习呢?”
孔子笑了起来,说:“来,你不用跪着,也不用站着,坐下来,让我告诉你 。颜回的仁义心很强,但是不知道变通;子贡的口才很好,但是不够谦虚;子路非常的勇敢,但是不懂的退让;子张为人庄重,但是和人合不来 。
这些学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可以看出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发掘他们的优点,改善他们的缺点 。他们虽然都有比我强的地方,却并不是完善的,这是他们一直跟着我,不愿离开我的原因啊!”
不只是师生之间是这样,父母与子女、上司与下属不也是这样吗?天下没有完美的学生,也没有完美的子女或部属 。如何激发潜能,使优点长处得以发挥,并改进缺点,弥补短处,才是教导者的责任 。
关于孔子教育学生的故事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 。”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
冉有曾告诉过孔子:“不是不喜欢你讲的道理,就是实行起来力量够不上呢 。”孔子说:“力量够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来,也还罢了;可是你现在根本没想走!”这就是冉有的情形 。子路不然,子路是个痛快人,孔子曾说他三言两语就能断明一个案子 。有一次,孔子开玩笑地说:“我的理想在中国不能实现的话,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愿意跟着我的准是仲由了 。”子路当了真,便欢喜起来 。孔子却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没有什么可取的了!”这就是子路的脾气 。孔子对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症下药.
孔子对其他弟子也同样有中肯的批评 。颜渊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为颜渊太顺从他了,便说道:“颜回不是帮助我的,因为他对我什么话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张全面发展的,如果单方面发展,他认为那就像只限于某一种用处的器具了,所以说:“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样 。”可是子贡就有陷于一偏的倾向,所以他就批评子贡说:“你只是个器具啊!”子贡问道:“什么器具呢?”孔子说:“还好,是祭祀时用的器具 。”意思是说,从个别的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具,却没有注意到全面的发展 。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