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圈禁至死的老三胤祉,无心夺嫡原因揭秘

探索生活百科

康熙皇帝有二十四个儿子和五十二个女儿,但他最喜爱的儿子是老三胤祉。胤祉在学术和骑射方面表现出色,康熙十分欣喜。在一次皇家围猎活动中,十六岁胤祉的骑射技艺与康熙不相上下,这令康熙帝十分欣喜。


康熙帝对胤祉的才华也十分赞赏和支持。他主持编纂了《律历渊源》,并亲自拟定编纂体例。此外,他還花费十年时间主持编修了《古今图书集成》,该书共有一万卷,内容包罗万象,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然而,当以皇四子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为“夺嫡”争斗不休时,胤祉却专注于学术,基本没有受到太多政治波动的影响。除了康熙三十八年,胤祥的母亲敏妃去世未满百日,胤祉就违背礼训剃发,由郡王降为贝勒。


最终,雍正帝继位,他清算了“八爷党”,而那些没有参与“夺嫡”的皇子反而获得了周全,甚至得到重用。但其中并不包括胤祉,他在登基诏书宣读之时,是首个向雍正行跪拜的兄弟。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废太子胤祄与胤禛的关系过于密切,过去的事情现在仍然被提及,似是站不住脚。此外,胤祄曾发牢骚,不过这发牢骚在熟人堆里似乎并不算大问题。再者,胤祄去世时,雍正并未表现出哀悼之情,这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胤祄在文化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主持修书时,邀请的文人不仅人数多,而且多是当时知名学者或文坛领袖,因此他在文人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也是雍正无法放下心来的原因之一。


另外,雍正在当皇子期间曾采用“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战术,这个看似“无为而治”的战术让他赢得了父亲的喜爱,并最终夺得“大位”。虽然胤祄并未直接参与“夺嫡”,但在太子废立过程中,他还是起到了重要的角色作用。


首次废太子是因为皇十八子胤祄重病,胤祄表现得漠不关心。后来,老大胤禔落井下石,说了胤礽许多不好的话,这反而引起了康熙的反感。胤礽趁机举报太子的反常行为,说是由于胤禔魇镇所致,康熙帝之后便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位。


而第二次废太子的原因则是胤礽策划逼康熙退位。不过,胤祉并没有受到牵连,康熙帝还赏赐他五千两白银。两次废太子,胤祉都能全身而退,这也展示了他的政治谋略和城府。之后的胤祉,他全心全意投入到修书中,再也没有牵涉到朝廷政治争斗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