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精选】与文友对话(散文)

探索生活百科

文友,顾名思义,就是以文学交友,以文学成为朋友。我在江山文学网十几年了,认识了很多文学朋友,但交流不多,关于文学的聊天也少之又少。大家都很忙,我的文友们生活也比较好。有时间打个招呼就好了,但是没有时间坐下来和我一起研究半天文学作品。
   现在我已经退休了,我的新文友小猪的父亲也刚刚退休,我们因为微信平台上的一些事情有了一些接触。后来我轮流向各个社团投稿,直到投了他所属的“淡泊宁静”社后,我才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也谈写作》这种专业的文章对于我这种不够专业的人来说压力很大。想来想去,我决定先让小朱爸爸帮我查一下,免得当时让我笑。小猪爸爸说我的文章写得很好,还给了我一些其他的相关分析。这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之后,我开始让小朱的父亲阅读每一篇文章,然后再提交。他脾气好,读书速度快,鉴赏力高。他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我可以听取专家的意见。他用一块石头实现了多件事。为什么不?
   小朱的父亲是《淡泊宁静》社的主编,主要负责优质产品的申请和审核。工作的关键是引导作者把第一次审稿不好的文章提炼出来,去粗存精,最终力争通过审稿成为优质作品。这项工作耗时长,需要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高的文学鉴赏力。难怪他那天说俱乐部的提交材料很多,他很忙。我以为他要剪辑,就去俱乐部看看有多少作品。结果从他讲话结束到午夜,都没有新的稿件发表。后来我才知道,那说明那天发表的文章很多,他在等着弥补。
   经常麻烦小猪爸爸看我的文章,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小猪爸爸很诚实,说我的文章质量很高,他看一遍就可以,不需要时间。我对此深信不疑。他阅读我的文章的速度以及他几乎在提出建议时发表的评论都令我惊讶。我可以发表意见,但不能写评论。即使我有足够的时间,我恐怕也写不出他的水平。小朱的父亲说,写评论并不难,但读一些文章确实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大改,常常让他发脾气,甚至没胃口。我说既然这么痛苦那我就不改了。他说不行,哪怕有一线希望他也要改变。宁静社的文章质量并不比其他社团好。如果能有更多文章就好了。
   听了他的话,我决定投票给他为我写的文章,而不是把它提交给另一个协会,和平协会。小朱的父亲没有立即去编辑,并建议我按原计划提交文章,以免扰乱我的全国旅行行程。但我不明白他的意思。当我为自己为《宁静》贡献了一篇好文章而感到自豪时,我意识到我的文章完全没有必要。第三季度,宁静社以江山征文比赛第三名的成绩获得加分。俱乐部本季度的总积分比较丰富,不再需要补充溢价积分。小猪爸爸提醒我:“你没看到我们现在不投稿了吗?我们只是在为下个季度的冲刺做准备。”
   我一听,就责怪小朱爸爸没有早点说清楚。小朱爸爸说,我说了,但是你得投票。我不能只说你的文章是多余的。我们不需要它!来这里的人都是客人,所以我无法阻止他们进来。
   我又好气又好笑,难怪小猪爸爸最近的散文集中没有新作。本来,为了俱乐部下季度的发展,我只是把写好的稿子堆在电脑上。如果我心急,写完文章就想立刻投稿,这种等待实在是一种折磨。这种迟发的现象在其他社团也有发生。每个社团比我这个专门统计季末俱乐部排名的人更了解自己的情况和外部社团的情况。除非我在季度末得到确切的数据,否则我将一无所知。 ,他们关心一切,关注一切,他们心知肚明,不计较。从他们的说法中,小朱和她的父亲应该很清楚这一点。这个号称身居高位的大忙人,来江山文学网才两年,居然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操心,这让我这个老江山有点惊讶,又有点佩服。
   小朱的父亲关心和平俱乐部的每一点,但他不同意目前俱乐部之间互不沟通的情况。他批评社会不应该“听到彼此的声音,永远不要相互交流,直到年老和死亡”。竞争应该是良性竞争。所谓小社团大,文友之间的交流和友谊不能仅限于社团。最后,如果有一个硬性目标来迫使各个社会进行交流,那就太好了。其实这个想法我以前也尝试过,不过不是工作交流而是论坛交流。我带领了20多个小组互相评论了彼此最好的帖子。每个人都像一群蝴蝶,从一个俱乐部飞到另一个俱乐部。很壮观,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现在小猪爸爸这么说了,我觉得这个办法或许可行。我错误地评论了彼此的帖子而不是评论了文章。帖子仅用于暂时活跃气氛,不能纳入收藏。然而,文章却是作者一生珍藏的瑰宝。试想一下,如果某篇文章中汇集了各个社会的名人,那该是多么壮观,作者该是多么高兴。 ?
   说到评论,我特别感谢小朱的父亲,因为我文章写完后就发给他审阅,所以他知道我投稿的时间。以前也有文友这样看过我的稿子,但不会因此而在我的文章里留下评论。评论。小朱的爸爸很真诚。他一看到我的文章就会毫不犹豫地评论。我连续发了几篇文章,他都评论了。有一天,他好几个小时都没有评论我的文章。我时不时地过去看看他们。我以为他终于有了一些顾忌或者意见,不再发表评论了。毕竟我的文法不是太平社会。但没想到他又来评论了。我大喜过望,只好采访他,了解他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斗争?
   小朱的父亲否认思想斗争论,认为我想太多。有这么重视评论一篇文章吗?我看着手机屏幕上的他,良久没有说话。我有这个胆量吗?我总是回复评论,但似乎没有主动发表评论。尽管我现在负责管理微信平台,我觉得我应该对平台上发布的作品进行评论和支持,但当我看到作者感谢其他审稿人而不感谢他们时,我仍然感到不舒服。如果有一天小猪爸爸也不断发帖,我会这么无条件的评论支持吗?
   早期,我很在意别人是否会评论我的写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不再关心这个问题。现在,这真的不再重要了。不过,这次投稿给丹凤世玉这个不在前八的俱乐部,确实是门前疏忽、稀疏的景象。如果不是小猪爸爸来支持评论,我的这篇文章可能是我发表以来第一篇零评论的文章。 。安子川院长的后续审稿,其实是编辑的友好客串,并不是真正的审稿人。但安子川的评价却是非常高的。我特别喜欢他们,对小朱爸爸连连称赞。小猪爸爸同意我的意见,突然说道,安子川现在好像有点忙,好久没有发帖了。我惊呆了。小朱的父亲曾谈起同城某位女作家的作品。我还帮他在微信平台上挖出了她的作品。她的个人资料和照片都在那里,这可以帮助他更多地了解她。 ,而且我没看到他在文章之外说过一句话。这个安紫川,不知为何引起了他的注意。
   互联网就像生活。这也涉及到命运。看距离这么近,我们正在谈论安子川。同时,一个学会宣称我们的文章是一篇杰作。我告诉学会负责人,我不希望有什么杰作,但我从心底里感谢学会对我作品的关注。小朱的父亲表示,他不想报复。我很惊讶。作为文学爱好者,不关心精品作品还可以理解,但作为文学编辑,不关心精品就有点令人费解了。小朱的父亲反对,说他也是文学爱好者,我不让他加入我的团队。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论您走到哪里,即使是在虚拟网站上,您都应该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
   小朱的父亲很真诚地告诉我他的写作与绝品的不同,也就是他的写作与兰良老师的不同。兰良的文风灵动诗意,文风朴素踏实。我平时读书不多。除了微信平台上的必看文章外,我很少看网站上的文章,包括最好的,所以对兰良的作品了解不多。不过我回来评论的时候,我看过小猪爸爸的几篇文章,非常喜欢。
   小猪爸爸给我发了两篇文章链接,他的精品《舞阳河畔》和兰良的精品《水上水下》。我来对比一下,立马就能看出差别。当然,他并不是贬低自己,只是以此来说明他们的写作风格不同。我不喜欢旅行,所以不太喜欢写游记,但还是能一眼看出好坏。这小猪爸爸还敢说,不是贬低自己。不可否认,《水上水下》确实写得很好,充满了精致的样子。但当小猪的父亲将他的最后一篇文章与其他人的第一部作品进行比较时,两者根本不相近。在我看来,这篇文章《舞阳河畔》是小猪爸爸选集中一篇质量低劣的文章,还不如我之前看过的《咸鱼饼子》《我与牛奶》《警察老王》。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在文学中寻找错误。他的作品我基本上找不到什么问题。但有了这本书,我只需读一读就能选出很多。我让小朱爸爸等一下,我选给他看。
   我用红色字代表已添加或需要添加的内容,紫色字代表需要删除的多余部分或需要修改的不适当的部分。文件发送出去后,小朱的父亲说他看不到任何紫色的字。我立即给他发了QQ截图,问他看到没有,他没有回复。我很震惊,以为他是色盲。于是,我小心翼翼地问他哪种颜色看得清楚,然后我重新画了一遍,并向他保证我不会嘲笑他。小猪爸爸说他不是色盲,但是我的文档是色盲,但是QQ截图正常,完全可以看到紫色。我一听这话,顿时笑了起来。
   小朱爸爸说我的修改建议很好,但是这是一篇旧文章,他不想再改了。我说我只是想告诉他,这篇文章的问题是他写得太随意,而不是他的写作能力不够。他的其他文章没有这些问题。小朱爸爸说,他写《日出日落》报告时,基本上都是根据我的意见修改的。他去后台一共修改了五十七次,结果却没有添加完美的,所以现在他只研究了声明,不再做。我说加不加都没关系。你的写作风格并不是所谓的优点和缺点的结合。缺点是书写习惯不好。只有进一步消除它们,你的创作风格才能变得更加清晰。
   小朱的父亲说,他来江山并不是为了提高文章。当然,他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但他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他要么是一名作家,要么在退休后寻找一些事情做,以及一个存储和分享他的作品的地方。然后他就把《日出日落》的文章链接发给我,我点开了。内容很丰富。并没有营造一种空虚的氛围,或者一味沉迷于自我。相反,它脚踏实地,带领读者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美丽的风景。生活使作者和读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是一篇杰作。看完之后发现飞雪有后续评论,对这篇文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有些奇怪,久违的全国第一俱乐部会长怎么会到了宁静俱乐部?小朱爸爸刚才不是批评俱乐部之间不沟通吗?小朱的父亲说,她是在文章没通过后才写的审稿。我一听,有点明白了,暗暗对飞雪竖起了大拇指。
   我打了几个字,想为自己的作品鼓掌,但抬头看到飞雪的评论时,我放弃了这个想法。山高,山顶有雪,比什么都好。
   小猪的父亲让我看这篇文章,是为了让我明白,他不想再背负独特产品的包袱。修改五十七次确实不容易。早期也关注过绝品的文章,后来就看的少了。不可否认,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有时一些好的作品会首先在微信平台上推荐。我读过它们,认为它们一定很优秀。经过验证,他们确实是最好的。由此可见,江山的审查标准深入人心,但并不是所有的好作品都能如此。嘉爵。比如玉照凤英的小说《二号车厢》就不是杰作。我一读就想起来了。如果一定要找茬的话,一开始可能会有点绕,但是不影响大局。小说构思很好,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虽然时间不长,但充满了生机。最难能可贵的是,结局合理却又极其感人、美好。不像有些小说把悲情追求到了离奇的程度,让我无法同情。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内容而不是形式的人。我不注重修辞装饰,也不以技巧为荣。相反,我厌倦了设计内容太重、无法与之匹配的文章。让读者头晕,并不能解决问题。小说,谁有耐心看完?当然,我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可能因为水平有限,读起来比较困难。
   一般来说,优秀作品的文章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文学无第一,武侠无第二,世间作品万千。错过一些名著和一些精品是很正常的。在总裁群里,以前经常看到总裁们为优质产品争论不休,心里总是很感动。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俱乐部的排名积分,更是为了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以及对作者的感情。
   很多人在网站停留时间长了之后,不仅成为了家人,还成为了家人。这也是社区情感的基础。争夺排名只是为了为社区成员争取一份荣耀,不辜负大家多年来的陪伴和支持。小朱的父亲是新疆人,他看透了事情。他似乎更关心冷漠会和宁静会的前景。不知道是他个人的意愿,还是宁京总裁郝妙若尘的影响。我们的谈话基本上围绕着作品,要么是我的新作品,要么是他的旧作品。说到作品之外的文友,通常只有几句话,郝妙若尘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小朱的父亲,我知道了若尘的生活有多么忙碌。有老人,有小孩,他还经营着两家诊所。每天晚上十点以后我才能抽出时间去俱乐部忙碌。为了给俱乐部申报优秀的文章,她经常会和小猪爸爸讨论到深夜,让小猪爸爸第二天就没精神了,而若尘却要早起去诊所。不断的运营网站和工作已经成为她的日常生活,但她管理和平俱乐部四年了,没有任何怨言。别说是小朱的父亲,我对这样的女人都充满了怜悯和敬意。
   放眼江山,网站上的每幅作品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着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正是这些文友日夜奋战,才造就了江山文学网今天的万里风光。如画。
   (编者注:百度搜索为原创首发)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