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海鲜的健康吃法

探索生活百科

海鲜虽然营养丰富,但不宜食用过多。受海洋污染影响,海鲜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质。食用过多很容易对脾胃造成损伤,引发胃肠道疾病。如果食用不当,严重时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吃海鲜要注意适量,一般每周一次。

饭前准备:

海鱼

食用前一定要清洗并去除鳞、鳃和内脏。对于无鳞的鱼,可以用小刀把皮肤上脏的部分刮掉,因为这些部分往往是海鱼体内污染物聚集的地方。

贝类

烹饪前,要用清水将外壳洗净,并用清水浸泡7-8小时。这样,贝类中的泥、沙等污垢就会被吐出来。

虾蟹

清洗去除虾线等污垢,或采用盐腌法,即用饱和盐水浸泡数小时,然后在阳光下晒干。食用前先用清水浸泡,洗净后煮熟。

新鲜海蜇

新鲜的海蜇含有大量的水分,皮厚,还含有毒素。需要用食盐腌制三遍,脱水三遍,毒素才能随水排出。经过上述处理后即可食用。或者清洗干净,用醋浸泡15分钟,然后用热水焯一下(用100℃的沸水焯几分钟)。

干信息

海鲜产品在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致癌物质。吃虾米、虾米、鱼干之前,最好先在水中煮15-20分钟,然后捞出来煮熟。把汤倒掉,不要喝。

最佳实践:

高温加热

大多数细菌都怕加热,所以在烹调海鲜时,一般以大火炒几分钟就比较安全了。螃蟹、贝类等有硬壳的食物必须彻底加热。一般需煮蒸30分钟后食用。 (加热温度至少100℃)。

与姜醋蒜一起吃

海鲜性寒,姜性热。与海鲜一起食用,可以中和寒性,防止身体不适。生蒜和醋本身就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还可以杀死海鲜中残留的一些有害细菌。

酥脆

鱼做成脆皮鱼后,鱼骨、鱼刺变得松软可口。骨头和肉一起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提供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和矿物质。物质等,特别是鱼骨中的钙是其他食物所无法比拟的。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