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二战日本造出可起降飞机的伊400级潜艇,为什么现在没有国家制造?

探索生活百科

任何武器研发都是基于本国军事需求的,联合舰队热衷于战列决战,因此开发出适合这种战术的460毫米超大口径舰炮,同时它还需要跨过数千公里远的太平洋攻击美国本土,这才催生出了气球炸弹和潜艇航母。

伊-400潜艇航母是二战期间最大的一种作战潜艇,但好像也是最为昂贵的潜艇,因为太平洋战争的2年多里一共只建成了3艘而已,把它比喻成日本的虎王坦克一点也不为过。伊400全长有122米,最大排水量约6560吨。14000海里的航程再加上舰载机的航程,它可以攻击太平洋周边的任何一个角落。

日本在开战后饱受本土被轰炸的困扰,却无法有效攻击美国的本土来报复,为了跨过太平洋攻击美国本土,日本发明了第一种洲际武器气球炸弹以及潜艇航母伊-400。为了攻击美国内陆城市,伊-400安装机库携带飞机,在长115英尺、宽12英尺的机库内塞进了3架类似格鲁曼折叠翼风格的“晴岚”战斗机,目的是增加远距离打击能力,在美国近海起飞攻击内陆和海岸城市。

现代化国家具备N多种远距离打击手段,实在没有必要再发展水下载机航母了,因此至今没有一个国家推出类似于伊-400的武器。

很明显,在没有远距离攻击手段的情况下,载机航母就是个万般无奈的选择。日本也不是没有发展洲际武器的想法,确切的说轴心国为了报复都想过发展远程武器反击对手。德国人的V2导弹和列车炮与日本人的气球炸弹和潜艇航母一样,都属于这种思想的产物。但是洲际导弹的出现让潜艇航母和超远程火炮都市去了价值。

导弹是最理想的远距离打击武器。战略核潜艇都可以携带洲际弹道导弹,以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来说,它的核动力本身就具备无限巡航的能力,再加上12到16枚圆锤洲际导弹一万公里左右的射程,完全可以做到全球到达、全球攻击。此外,水下浅射导弹远比飞机更容易突防,也不需要潜艇冒险浮出水面放飞和回收舰载机,因此所有国家都不约而同的用浅射导弹代替了舰载机。

(伊400投降的照片)

伊-400所在的年代,舰载机攻击的破坏力远不能和千机战略轰炸相媲美,而导弹的出现又让潜艇不再需要飞机。因此,即便是日本人也只是把伊-400当做振奋士气的武器,一共开工5艘只有3艘建成,且一弹未发就全部投降了。

伊-400从未被寄予改变战局的厚望,执行任务的伊-400成员也不看好自己的攻击效果。最后决定放弃对美国本土的袭击,转而攻击近在咫尺的太平洋乌利斯环礁,这里驻扎了美国海军绝大部分的主力航母,著名的杀手队形照片就拍摄于此地。这让伊-400的艇员士气高涨,但是天皇下达了终战诏书,此时三艘已经在路上的伊-400决定浮出水面投降!

美军缴获这种庞然大物之后也很吃惊,同时也很赞叹日本人的奇思妙想,对伊-400的结构设计和思路大加赞赏,也有美海军官兵很推崇这种潜艇航母,认为它能改变未来的海战模式。但是,经过试航摸索之后美军果断放弃,因为二战之后全球的海洋都直接或者间接被美国控制,实在不需要水下载机潜艇偷偷摸摸的攻击了,不符合美军军事需要的伊-400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至今未在出现类似武器。

(从正面拍摄的伊400潜艇)

伊400级潜艇是二战日本海军为了远距离投送飞机作战而设计建造的一种大型潜艇,满载排水量达6500吨,最大航程达37500海里,可搭载三架“晴岚”水上飞机,意图使用731部队制造的细菌弹对美国本土进行细菌战及攻击瘫痪巴拿马运河。

1942年时,日本伊25潜艇曾搭载水上飞机飞到美国俄勒冈州森林投掷了两枚燃烧弹,虽然被当地群众很快扑灭,但这种攻击美国本土的战术,使日本海军有了更大的阴谋,于是超大型的潜水母舰伊400就出现了,1943年初,伊400在吴海军造船厂开工,伊401和伊402在佐世保开工,一共打算建5艘,但后两艘都没建成。

这“晴岚”水上飞机还是折叠在机库当中的,而且有一条26米长的蒸汽弹射器,可见日本当时的舰艇建造水平还是很高的,但直到日本战败,这三艘航空母艇也没能取得战绩。

究其原因,到二战末期,美国海军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大,反潜战力越来越强,为伊400、伊401探路的伊13潜艇就被美军舰艇击沉,这两艘大型潜艇想要抵达遥远的美国近海,已经非常困难,而即使全部六架水上飞机所能达成的战果也微不足道,根本改变不了战争的胜负。

现在的喷气式战机比二战战机更难起降,当然有垂直起降战机可选,如今的反潜能力非同昔比,搭载战机进行攻击无非是为了隐蔽,但每艘潜艇搭载的战机势必有限,达不成多大的攻击战果,造超级潜水母舰,一旦被击沉就损失惨重,这样权衡下来,没有国家愿意伤这脑筋。N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