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谁有桅杆吊的资料

探索生活百科

桅杆起重机
起重、变幅、回转卷扬机都装在起重机外部机房内。常州东方有限公司专业供应桅杆吊(采用意大利技术)主要用于花岗岩和大理石矿山采矿,作搬运吊装石料之用,本机特点是吊臂长,起重量大,迥转范围大,使用维修费低,

c-5、c-17、c-130哪种最先进最好?

C5好载重量最大但已经老了,主要现在使用C17
。世界上最大的是安225
安-225“梦幻”运输机(乌克兰文: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ия,Antonov
安-225
Mriya),北约代号“哥萨克”(Cossack),是一架离陆重量超过600吨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运输机与飞机,比A380还大。由现属乌克兰所拥有、苏联时代的安托诺夫设计局开发作为苏联太空计划的设备运输用途,迄今为止仅实际制造过两架,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试飞。安-225是苏联在1985年春季时,因应当时苏联的暴风雪号(Бура́н
/
Buran)航天飞机与其他火箭设备之运输需求而开始设计。由于开发时间非常短,安-225的大部分概念都是来自苏联另外一架大型运输机安-124,以后者为基础,延长其机身,为了背负暴风雪号避开在飞行过程中航天飞机后方所产生的乱流,因此安-124原本的单垂直尾翼设计被两个位于水平尾翼末端的对称式垂直尾翼给取代,变成一个由正前方看去是“H”字形的机尾。除此之外,为了提供足够的推力,安-124原本所搭载的四具ZMDB
Progress
D-18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High
Bypass
Turbofan)也被增加到六具之多,而全机结构也根据尺码与重量的增加而进行适当的强化。

An-225运输机与暴风雨

An-225
安-225的一号原型机是在1988年11月30日完工出厂,并于12月21日在基辅进行第一次试飞,1989年5月12日时它首次完成暴风雪号的背负飞行
。但很可惜的是,由于当时苏联的经济已经恶化到不足以支持昂贵的太空计划,因此暴风雪计划在实际发射成功一次之后就被迫中止,而专门为了太空计划而设计建造的安-225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连正在建造中的二号机也在半途叫停,使得只真正背负暴风雪号飞行了一次的一号机,成为硕果仅存的一架安-225实机。苏联解体后安-225由安托诺夫所在的乌克兰接管,但由于该国的经济状况不佳无力操作安-225,因此一号机从1994年5月以后就被存放在工厂的一角,机上许多主要零件也被拆下作为安-124与安-70的备用零件,实际上等于是已经处于不能飞行的报废状态。1998年安托诺夫尝试继续建造施工一半的二号原型机,1999年起该公司展开一个新的计划,将旗下拥有的安-124机队开放出租给西方国家作为超大型货物的运输用途,由于世界上唯一一架能与安-124能匹敌的运输机、美国空军的C-5“银河式”运输机是纯军事用途的飞机,因此安-124成为世界上唯一可民间租用的超大型货运用机,使得这包机性质的经营方式大大成功。安-225当初是为了作为运输火箭用途而设计的货舱形状非常平整,整个货舱全长43.51米,最大宽度6.68米,货舱底板宽度6.40米,最大高度4.39米。为了方便巨大货物进出,安-225与大部分大型货机一样,采用机首可以上掀打开的“掀罩式”(Visor
Type)机首,并把驾驶舱设在主甲板上方的二楼处,在货舱内还装设了起重机。不过与安-124不同的是,安-225的机尾处没有可以打开兼作卸货坡道用的尾门。安-225一共需要六名机组人员来操作,分别是正副驾驶各一名,两名工程官,两名积载官,在驾驶舱后方有一个小型的客舱,可以乘坐60至70个乘客。不过以安-225的巨大机舱容积,如果转用做为客机,初步估计它可能可以同时容纳得下1500到2000名乘客。
  重量与体积惊人的安-225,在起落架部分的设计也很华丽,鼻轮部份是由两对复轮一共4个轮胎组成,而腹轮部份则是前后七组复轮左右共两排,因此总共有28个轮胎,全都是以油压方式上下,其中前轮具有转向作用以提升飞机在地面滑行时的机动性。

An-225的巨大身形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