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东汉除了开国之君刘秀外,还有哪位皇帝名气最大?

探索生活百科

东汉光武帝刘秀以平民身份起家,再造汉室延续了刘汉王朝的江山,他在位时期文治武功大致与明太祖朱元璋类似,既是创业之君,又为守文之主。东汉刚刚建立,刘秀就以他杰出的文治才能,迅速将东汉王朝推向了繁荣顶峰,光芒盖住了东汉所有的皇帝,所以东汉后世的帝王存在感相对很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东汉其余的十二位皇帝中,除了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废帝,要么英年早逝,女主垂帘,要么年幼外戚宦官专权,要么就是屁股没坐稳就归西了,没有存在感外,其实还有明帝、章帝、桓帝、灵帝、献帝五位帝王,还是相当有名的。这五位帝王当中,各有各的特色,明帝与章帝可以算得上是明君,延续了光武帝的盛世,史称“明章之治”,是以正面形象而出名,处在东汉的全盛时期。桓帝和灵帝可是有名的昏君,桓帝在位时,唯一一件得意的事情就是干掉了飞扬跋扈的外戚梁冀,夺回了皇权,可惜他并没有改变东汉的腐败现状,并且买官卖官,荒淫无道,致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灵帝即位后,继续像桓帝一样昏庸无道,终于爆发了黄巾军大起义,虽然东汉王朝镇压了黄巾军起义,但也造成了东汉王朝军阀割据的局面,东汉已经名存实亡,这两位帝王成为了诸葛亮《出师表》中“亲小人远贤臣”的反面典型,以反面形象而出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一位,就是悲催的亡国之君汉献帝,虽为亡国之君,可他的名气是仅次于光武帝刘秀的。首先,东汉建于光武帝刘秀,亡于汉献帝刘协,一个是头,一个是尾。其次,汉献帝在位时间长,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比较多。汉献帝幼年经历了黄巾军起义,废帝刘辨与他的皇位之争、董卓擅权废立新君、诸侯讨伐董卓、献帝落难出逃、被曹操挟持、孙刘曹争霸、被曹丕逼迫禅位、终老山阳公之位。再一个就是,三国时期群星璀璨,名人辈出,三国争霸初期,最绕不过的的人物就是这位毫无实权的傀儡皇帝了,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个时期,相关的名人如曹操、荀、司马懿、刘备、诸葛亮、孙权、陆逊、周瑜、黄海、吕蒙、关羽、张飞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汉献帝的知名度,再加上罗贯中悲剧性的《三国演义》以及现代影视剧的宣传,更是让这位亡国之君在后世人眼中,声名远扬!所以说,除了刘秀,汉献帝就是东汉最出名的一位帝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汉王朝由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开始,到汉献帝于公元220年禅让于曹丕为止,共经历195年,其间共有14位皇帝。

这14位皇帝分别是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质、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比较有名的皇帝就是:

1、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

2、开创了明章之治的两位中兴之君汉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

3、曾写进诸葛亮《出师表》中,导致东汉灭亡的两位祸国之君,汉桓帝刘质和汉灵帝刘宏;

4、还有一个最有名的就是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

刘秀是开国之君,在东汉的存在感最高,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天选之人,意思就是:非常幸运的人,上天选定的人。刘秀最杰出的成绩就是在昆阳之战,以一万余绿林军,大破王莽的43万新朝精锐军队,昆阳之战新朝失败,从而导致了王莽的倒台。

刘秀为人低调,善于用人,懂得隐忍,即使自已的亲哥哥刘被更始政权的皇帝刘玄所杀,刘秀也不动声色,主动向刘玄承认错误,表低姿态,暂时赢得了时间与生命,之后另谋出路,趁机离开更始政权,自力更生,由此创下了帝业。

刘秀仅用了12年就统一天下,先后消灭了更始政权、赤眉军、陇右隗嚣、巴蜀公孙述等割据政权统一天下,建立了东汉王朝。

汉明帝刘庄是刘秀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阴丽华,汉明帝是一位守成之君,基本上延续了刘秀时期的政策,同时积极开疆拓土,派窦固讨伐北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府,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存在。

汉章帝刘是刘明帝刘庄的第5个儿子,也是刘秀的孙子。19岁即位,31岁去世,当了12年的皇帝,在位期间,减免酷刑,推崇儒学,维护丝绸之路,与他的父亲汉明帝一起创立了东汉的中兴,合称为明章之治。

但是汉章帝刘31岁就去世了,导致后世的皇帝普遍寿命不长,也就是从汉章帝刘开始的。刘的儿子汉和帝刘肇去世得更早,27岁就去世了,导致少主国疑,外戚专权,也就是从刘肇之后开始的。

汉桓帝刘质和汉灵帝刘宏是东汉晚期的两位昏庸之主,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写道: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里的桓、灵就是指的汉桓帝和汉灵帝。

汉桓帝是东汉第十位皇帝,15岁即位,在外戚大将军梁冀的控制下活得战战兢兢,28岁时联合宦官诛杀大将军梁冀所及家族,外戚被杀后,宦官在桓帝一朝的权力空前强大起来,也就导致后期的外戚与宦官大火拼,毁灭了东汉王朝。

汉桓帝还开启了党锢之祸,信任宦官大力打击士大夫阶层及外戚,开启卖官卖爵的先河,安于享乐,荒淫无道,让东汉政权处于毁灭边沿。

汉桓帝去世后,没有儿子,于是刘宏被外戚窦氏立为皇帝,汉灵帝基本上重复了汉桓帝的老路,干着一模一样的勾当,汉灵帝时期,外戚与宦官开始互相打击,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被宦官所杀,这里面估计也是刘宏的默许。

汉灵帝在位期间,由于民众生活困难,发生了黄巾起义,更是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在汉灵帝去世后,东汉朝廷就开始了大火拼,外戚与宦官双双覆没,让董卓控制朝廷,导致了最终的灭亡。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的小儿子,是董卓强行扶持的皇帝,董卓还毒死了汉献帝的哥哥刘辩,汉献帝打一登上皇位,就成为了傀儡,而且他的一生都是傀儡,直到去世。

由于汉献帝所处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年及三国崛起的时代,因此汉献帝也出现在关于三国的小说及史书中,在历史上有一定知名度,汉献帝是董卓拥立的,之后就被董卓控制,董死后被王允控制。

李、郭汜打败王允与吕布后,汉献帝又被李与郭汜控制,直到他逃出长安,来到洛阳后,被曹操迎立到许都,之后直到灭亡都在曹操父子手中控制。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于自已,于是汉献帝去除帝号,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之后就一直待在封地,直到公元234年去世。

汉献帝如果生在和平年代,也算是一代贤君,只可惜生在乱世,手中又毫无权势,被各个军阀控制,最终东汉是灭亡在汉献帝手中,但灭亡的原因却不是汉献帝造成的,他成了替代者。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