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内蒙古金斯台遗址2012年新发掘新收获

探索生活百科

发掘区域及地层

  内蒙古金斯台遗址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洞穴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赫力苏木以西的东海尔汗山脉丘陵山地,北距中蒙边境约20公里。千米,海拔1401米。


  2000年和2001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锡林郭勒盟文物站、东乌珠穆沁旗文物管理所联合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了青铜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注:新石器时代是指以使用地面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个时代大约开始于距今一万年前,结束于距今五千多年至两千多年前。 ]及多个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在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中发现了火遗物和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等文物。 2010年,王晓坤等人撰写了《人类学学报》发掘结果的初步报告。两次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是东北亚晚更新世古人类迁徙与交流、石叶技术在中国的出现与传播、石器技术交流等学术研究的热点。东西方之间、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鉴于该遗址的重要性,也为了厘清该遗址的年代框架,获取更多的科学资料,进一步夯实金台遗址的研究基础,2012年7月至8月,脊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锡林郭勒盟文物站、东乌珠穆沁旗文物管理所对金台遗址再次进行发掘。此次发掘也是为了配合即将开展的遗址保护规划工作。 www.scooter-sidecars.com 一个多月的现场勘察显示,该场地面积近10平方米,开挖深度约3.5米。共揭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旧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的8个文化层,出土石器千余件,以及大量动物化石、陶片、磨制骨器等。和串珠饰品,收集了来自不同层的多个 14C 测年样品。连续叠加的地层和多处火烧遗迹表明,金丝台洞遗址是古人类长期、多次使用的居住遗址。


  2012年的发掘,选择了前两次发掘遗留下来的隔梁作为发掘区域,面积不足10平方米。由于主要以取样为主,因此根据地层和遗迹情况,采取分级开挖的方式,及时缩小开挖面积。本次挖掘的地层可分为10层,地层堆积如下:


  第1层:白色钙板层,西厚东薄,仅含少量化石和石制品;


  第2层:灰黑色灰层,疏松、扰动。出土了大量碎骨、细石叶和细石叶芯、磨制骨器、串珠饰品、穿孔骨片、陶片等;


  第3层:黄沙土层,疏松,灰分较多,含有大量花岗岩角砾岩,局部有烧结现象,出土较多细石叶和细石核、碎骨等;


  第4层:灰白色土,含较多花岗岩角砾岩,出土破碎兽骨化石、细石叶、石片和石核;


  第5层:黄棕色砂土层,含大量花岗岩角砾岩,出土少量细石叶核、石片及破碎动物化石,局部含较多木炭碎屑;


  第6层:灰绿色粘土砂层,出土许多破碎的动物化石和小型石器;


  第7层:黄红色粘土砂层,出土石制品较多;


  第8层:黄棕色细砂土层,含有少量石制品;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