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于1893年11月6日去世

探索生活百科

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杰出的俄罗斯音乐家。 1840年5月出生于俄罗斯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采矿专家,母亲钢琴弹得很好。在他心目中,母亲就等于音乐。 ,音乐等于母亲。童年时期的柴可夫斯基充满幻想,喜爱背诵诗歌和作曲,其中大部分是圣经或爱国题材。他5岁那年的一天,父亲在家里播放了一张歌剧《唐璜》的唱片。他的心情随着音乐而波动,听到悲伤的部分,他泪流满面。因此,导师给他起了“玻璃男孩”的绰号。以后,家人总怕伤了他脆弱的心。

柴可夫斯基年轻时曾就读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他早年写过一部民族风味十足的歌剧,名叫《长宫》。演出当天,他亲自担任指挥。但有趣的是,人们说演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乐团根本没有看他的指挥一眼。每个人都对乐谱非常熟悉,不需要指挥。

1871年,柴可夫斯基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人音乐会,邀请了各界名人参加,其中包括作家屠格涅夫。屠格涅夫一开始并不想来。他一直讨厌作曲家,认为20年后没有人能够记住这些人的作品。由于柴可夫斯基的好朋友、著名音乐家鲁宾斯坦的再三劝说,屠格涅夫来了。为了摆架子,他故意迟到,所以没有听到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但柴可夫斯基科夫斯基的其他作品却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如歌的行板》它是根据一首民歌改编的,旋律非常优美。六年后,托尔斯泰听了这首曲子,感动落泪。十九世纪是书信文学相当繁荣的时代。柴可夫斯基是一个习惯写信的人,一生写了6000多封信。他的第一封信写于他八岁时,最后一封信写于他去世前一个月。他一个人给弟弟写了1000多封信,无所不谈,包括理想、兴趣、忧虑。 、希望等等。

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的友谊是音乐史上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梅克夫人是一位富有的寡妇。作为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红颜知己”,她从1877年起每年为他提供6000卢布的资助,让他可以专心创作。从此,两人书信往来长达13年。他们通过书信表达情感,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他的《第四交响曲》是献给梅克夫人的。

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了6部交响曲、9部歌剧和数部芭蕾舞剧。他的作品数量之多、形式多样,这在西方音乐史上是罕见的。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至今仍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古代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等尤其脍炙人口,长期上演。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这是一部自传体悲剧作品,也是他为自己写的挽歌。 1893 年 11 月 6 日,柴可夫斯基去世,即他首次指挥该作品八天后。

为了纪念这位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世界各国经常举办纪念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1990年定为“柴可夫斯基纪念年”。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