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百科

后汉的天文贡献:记录了大量罕见的天文现象, 《

探索生活百科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癸亥十月,南门出客星,大如斗笠,绚丽多彩,而后渐枯。年。” 《后汉书》中的这段话记载了2000年前发生的一次超新星爆炸。科学家们现在将这颗超新星编码为 RCW。 86,距地球约8000光年。

  公元185年,中国东汉时期,中国天文学家观测到天空中发生超新星爆炸并记录下来。他们称他们为“客串明星”。当时,中国天文学家在夜空中看到了一颗极其明亮的“新星”,颜色鲜艳。直到次年6月才逐渐消失,并持续在天空中闪耀了近8个月。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超新星爆炸记录。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到的RCW 86 属于一类所谓的 Ia 型超新星。在双星系统中,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普通成员星逐渐老化,最终死亡。它收缩成一颗致密的白矮星。但由于它属于双星系统,它开始从伴星“窃取”物质。物质以吸积盘的形式下降并到达白矮星的表面。在此过程中,由于势能和摩擦力的释放,白矮星的温度不断升高。当这种吸积过于快速和剧烈时,白矮星的质量就会不断增大,核心区域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最终在瞬间引发剧烈的爆炸,彻底摧毁白矮星。这种爆炸极其猛烈。它一秒钟发出的能量几乎相当于太阳在其整个主序星阶段发出的总能量,因此异常明亮。白矮星就像一块已经燃尽但仍在冒烟的煤渣。如果此时将一桶汽油倒在上面,它会立即再次燃烧。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在 Ia 型超新星爆炸之前,白矮星可以清理出自身周围的清晰区域。正是这个清理区域解释了为什么 RCW 86 火山喷发废墟会变得这么大。爆炸发生时,大量碎片材料迅速向外扩散。因为周围区域已经被清理干净,所以没有气体或灰尘来减缓它的速度。这使得超新星爆炸产生的球形碎片云能够迅速扩散到巨大的尺寸。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